今年以来,我省在打造陕西经济升级版的进程中,注重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,使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。
记者:这里是正在施工的西安第一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的施工现场,这个污水处理厂预计今年年底通水试运行,到时皂河周边的污水处理能力每天可以提升到85万吨,也就是皂河流域每天所产生的生活污水都能得到无害化处理。
有 “西安下水道”之称的皂河每天要接纳全市60%的生活污水,但是沿线原有污水厂的处理能力却远远低于污水排放量。针对这一情况,今年西安市进一步加大了对皂河沿线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力度,在对原有5座污水处理厂改造扩建的同时,启动了第一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等3个新建项目,总计可新增日处理污水能力35万吨。目前,整个工程进度已经完成40%以上。
西安市水务局供排水管理处叶文龙:到2013年年底,随着一污二期工程的建成,皂河流域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85万吨每日,其水质标准也符合渭河流域治理对皂河的水质要求。
今年以来,省委、省政府加大了目标责任考核中对节能减排等环保指标的考核权重,并在全国率先出台了《 “治污降霾保卫蓝天”行动计划》,提出以西安为中心,在半径200公里范围的地区统一行动,统一治理渭河等流域水污染,统一治理汽车尾气,统一防治地下水污染等措施。各级环保部门加大执法力度,依法取缔关闭高污染企业83家,对13个突出环境问题实行了省级挂牌督办。
省环保厅副厅长王新荣:今年挂牌督办,不仅对企业挂牌督办,对(环保)工程项目进度缓慢的(地方)政府,也实行挂牌督办,促进了环境问题有效解决,促进了陕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。
为防止影响环境的新项目“带病上岗”,我省进一步收紧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关口,今年上半年,省环保厅审批的省级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中,有四分之一被亮了红灯。
省环保厅环境影响评价处副处长李宇红:上半年我们共审批建设项目85个,涉及投资额600亿元,对环评报告质量差,环保措施不完善的20个项目,予以退回或暂缓审批。
一系列治理环境的组合拳出击、使我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。上半年,全省11个市(区)大气监测指标中,二氧化硫浓度39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7.14%;渭河干流杨凌以下断面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浓度下降幅度达5%以上,渭河主要支流尤河、皂河的氨氮浓度与去年同期相比,下降幅度达到14%以上。
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刚:我们一定要有着眼长远的制度设计,长效机制,一定要(把)雾霾或者环境污染放到一个中长期发展战略中去考虑,统筹考虑,我们可能目前雾霾比较严重,水污染比较严重,把这两个结合起来,更着眼于长远,使我们美丽陕西,真正实现。